20年专业手机连锁

累计陪伴100万+用户

TOP

购物车

0件商品

优惠:¥0

共计:¥0

去购物车结算

哎呀!这里面是空的

看来您的购物车工作不合格啊

去首页看看

浏览历史

二维码

3.11地震5周年 看日本人如何用手机防灾

来自:迪信通 2016年03月03日 点击量:5495

五年前的3月11日14点46分(日本东京时间),日本宫城县近海发生了日本历史上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,也就是后来被日本气象厅命名为“東北地方太平洋沖地震”的“東日本大震災”。坚固的建筑抵御住了地震波的侵袭,却阻挡不住随后而来的高达30米的海啸,日本全国因海啸死亡1.8万人,成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地震灾害。

虽然中国也饱受地震灾害的袭击,但与日本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。据统计,全球有数据记载的里氏6级和以上的地震中,发生在日本的就占了20%,日本几乎每天都会发生4级左右的地震且不止一次。对于生活在这座“不安定列岛”上的1.3亿人而言,如何对抗这只“藏在列岛下的鲶鱼”就显得异常重要。

上世纪中后期,日本曾经试图展开地震预测工作但收效甚微,1995年1月发生的阪神地震更是彻底摧毁了地震工作者的信心。随后,日本逐渐将地震防灾的中心由预测转移到预警上,并在2007年开发了能够在地震发生后数秒内发布预警信息的“緊急地震速報”系统。

1.jpg

2007年启用的“緊急地震速報”使用了日本传统文化中象征地震的鲶鱼(图片来自日本气象厅)

而随着最近几年智能手机的大规模普及,依托智能手机延迟低、可实时推送、便携等特性,日本一些机构团体开发出适合移动平台的地震预警APP,帮助民众第一时间躲避震害。而日本的几大主流通讯运营商(NTTDocomo、au、Softbank)也开发出地震即时预警服务。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地震预警服务工作的原理和类型。

我们知道,地震波主要分为两种:纵波(P波)和横波(S波),P波在岩层中的传播速度约为5.5-7千米/秒,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方向的震动;S波在岩层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.2-4千米/秒,虽然速度慢于P波,但由于它的波形为剪切式,能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的震动,因此它对建筑的损害要远远大于P波。

ChMkJ1bWslSIPm5GAAERQAT2nUcAAMUXwPkZy4AARFY310.jpg

“緊急地震速報”系统工作原理(图片来自维基百科)

而日本开发的地震预警技术正是利用两种地震波传输速度的时间差。在需要进行预警的地区事先布置地震测量仪,一旦地震发生,地震仪检测到P波到达,就在数秒钟内分析震源位置、初步的震级和发震时间,并迅速将信息回传至预警中心。预警中心收到信息后会以秒速下发至专用的接收设备(手机、PC或者专用接收器),从而赶在破坏力巨大的S波到达前,为用户提供几秒到几十秒不等的预警时间,以方便其进行紧急避难措施。

在日本,日本气象厅拥有紧急地震速报的发布权。当地震发生,一旦判定地震最大震度达到5弱(相当于中国地震烈度的6-7度,中强震),气象厅及气象厅授权的机构便会向民众推送地震预警(安装相应的APP后),提醒民众立即采取避难措施。地震预警信息的内容包括:地震发生时刻、震源地和预计震度4以上的地区。

2.jpg

日本气象厅等机构向终端用户推送的地震及海啸预警

而对于对地震预警有更高要求的用户,日本气象厅还提供专门的高级地震预警服务。除了上面提到的三项推送外,通过手机GPS地理定位或预先设定的地理位置,地震预警信息还将告知地震波还有多久抵达。根据测站信息的修正,震级、震源等信息也将随之修正并实时推送用户,为民众提供更加准确的地震预警服务。

另一方面,日本三大移动运营商NTTDocomo于2007年、au于2008年、Softbank于2010年开始提供地震预警服务。其中NTTDocomo除提供紧急地震速报服务外,还提供地震防灾演习用APP下载(AppStore、Play商店)。用户在设定演习日期后,届时手机会如同真实地震发生时一样发出警报音,提醒用户采取必要的避难行为。

赞一个

已有 0人赞过

上一篇 OPPO R9惊现明星微博 代言人到底是谁?

下一篇 华为手机一台比一台好看,你认识几台?

网友评论(查看全部 0 条评论)

共有0条评论,点击查看全部 >

猜你喜欢